• 画廊空间
    • 展览
    • 艺术家
  • 工作室空间
    • 艺术现场
    • 驻留项目
  • 艺博会
  • 文献
    • 艺术家讨论
    • 画册
  • 视频
  • 关于我们
ꀅ 中文
  • En
  • 中文

第六期驻地艺术家:张一

在工作室画廊_工作室空间的第六期的驻地项目中,艺术家张一在五周的集中创作后,她在工作室现场从她的作品出发带我们进入了她真实的创作历程以及她用材料所构成的“特定的空间”

 

这一个月的创作过程,既短暂又漫长。她在开始驻地计划之前没有任何事先计划;从书画毡到建筑废材,张一一点一点开始尝试不同的材料,最后慢慢找到手感。张一在探索的过程中,在想象信息和手工的生产方式之间会出现的关系,而这个“难以定义”的关系形成了这一系列新的作品。

 

因为时间有限,这次工作室的开放,张一只是呈现她工作的一个断面,而不是交出成熟的结果。所以大家看到的是快速的产物,是工作演变中的即刻呈现,它有些像一个小稿,它不是那么成熟。也因为这个地点的原因,张一在驻地期间看到的这些镇就紧邻小区,她工作的现场呈现在这个现代小区的小空间里。这一次的呈现是在特定地点,和实效的语境之下发生的。甚至一些创作残留的“建筑材料”,也是在提示出在场的其他物件是在探讨表面、表皮、特定生产方式的。

“我在淘宝订购材料的时候,偶然赠送了一个书画毡。其实我一开始不知道用这个干嘛,觉得这个可以写字画画。我就开始临摹“书画毡”这三个字。把它当作图像来看的话,可以倒着临摹、侧着临摹,看似临摹字体其实是当作图像在画的,本身它有一个边框,是一个平面的材料,天然的画面。这个临摹的过程可以让我静下心来,是一个起始点。

 

画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产生的图像是挺漂亮的。但因为我不是一个画画的人,我对一个画面的独立存在没有自信。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画布,是一个有图像的平面的材料。我觉得我的兴趣在于把平面材料做成立体的。尤其是书画毡上原本带的这种几何的形状,就更让我想把它们合拢,在二维和三维之间游戏。所以就开始用这种材料实现器物的意向。

 

与此同时我开始经常出门散步。这个区域原本是一个乡村。OCAT小区的房子非常的模块化。就在旁边有一片原来的镇正在拆迁,还没拆完的工地。有一天我就走进去仔细观察了一遍,我觉得这个工地给我 提供了很大的满足感。那些没有人存在的、空着的房子刚被拆完的不久,跟一个空的瓷瓶或小碗其实是很像的。只不过一个盛器很小,一个房子很大。我看到相似之处。它都是一个结构、一个空间,它有些东西走了,有些东西留在了那个空间。我觉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事,我想要改变我的尺度。所以我从做盛器的尺度进入了另一个工作状态和生产方式,就是一种建筑式的生产方式。。。。。。”

项目主题:用材料构成的“特定空间”

驻地时长:2019.1.20 - 2019.2.24

开放日时间:2019.2.24

开放日地点:上海市闵行区江栀路350弄58号101 (工作室空间)

艺术家驻地项目作品

驻地项目开放日

艺术家驻地项目作品

驻地项目开放日

驻地项目开放日

驻地项目开放日

Ocula approved partner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