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主题《放空》是对人状态的一种描述。放空的状态时常出现在人的 日常生活中,但极其难以被描述和经验化。
我们只能尝试性地去描述这种状态为人瞬间的出神,放弃自我,进入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之中。放空的状态下,人的行为往往具有真 正意义上的创造性。因为人最大程度的融合了自然的信息,协调了个体意识,把自己也作为信息的一部分,参与在了整个状态的进程之中。
这样的状态又难以被经验化。因为当你借助经验,想要重复这样的状态时,往往是主体意识最强大的时刻。这样的悖论也正好说明了人 放空时的状态是一种可贵,且具有难度的时刻。
艺术家周末的作品最大程度地为我们呈现了那样的状态。自制的垃圾袋气球被悬挂成一排。它具有邀请你互动的特质。即便你不参与, 轻飘飘作为一个主体也被创造了出来,存在在那里。橡皮泥被缓缓地按压进网格中。压力,一种存粹物理的现象被提示出来。人需要把自己 调整到只是一个工具,才能去完成这样的物理现象。当我们看到这个结果,看到的却是整理个被挤压的过程。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自 己亲手刺绣完成的结婚照;把自己的头像与电影的场景拼贴在一起;把山羊玩偶装进一个大小一致的音响包装盒里。在描述这些作品时,我 们尽可能的从动作的描述进入每一件作品。因为每一个动作背后都是人状态的体现。
为什么说人放空的状态如此重要?特别是在当下每一个人都极力地强化自我的主张;用逻辑,理论作为工作的核心;“大声”说话的时候。 周末的工作向我们呈现了完全不同的存在。聆听自然;清空自己,用感受去面对生活;一个人“自言自语”的状态。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如此兴 奋地为大家呈现这么一场展览的原因。